BA专业竞争越发激烈,我该回国就业吗?

2020年06月02日

 

No.0

写在最前面的话

 

2017年开始读BA硕士,今年9月份刚刚毕业,选择回国就业。这是我出国之前就想好的计划,所以尽管身在国外,还是一直关注国内行情的。春招就开始试水国内市场,秋招回国10天顺利找到全职工作。

 

看似比较顺利,不过还是能感受到国内市场的就业压力。

 

首先,无论报纸和公众号多么鼓吹大数据的未来趋势,数据这一行至今依旧属于少部分玩家,所以工作机会没有想得那么多,尤其是对于应届同学而言。

 

其次,有意识往数据这方面转的同学越来越多CS和其他工科类同学是千军万马奔向算法和数据挖掘,文商课同学也都纷纷瞄准了数据分析,数据类岗位的供大于求越来越明显了。

 

BA硕在求职大军中算是个独特的存在,优势和劣势并存:

 

优势:非常对口的专业,在通往求职的路上事半功倍

 

劣势:时间相对短,足以完成学习,但影响实习;尴尬的求职时间线

 

因此想以一个BA硕士的视角谈谈回国就业,希望有相关想法的同学能够理性看待国内就业市场,做好充分的准备,争取有一个好的求职结果。

 

4f6d6c9aa28b2230db1b8c63193335bd.png

 

还是先要声明下本文章的适用范围:

 

1)正在读BA、即将入学BA或正在考虑BA的同学;

2)你决定毕业后直接回国就业,或者回国就业是你毕业后的选择之一;

3)你是应届生。

 

如果以上三条都符合,我希望这篇文章会对你有帮助。

 

接下来正式开始!

 

No.1

BA回国从事什么岗位方向

 

相比于其他一切,我始终认为方向是最重要的!因此放在第一个写。

 

首先,身为一个商学院的学生,尽管读了一个偏技术的专业,你还是可以去商学院的常见方向,比如金融、管理咨询,我确实看见不少同学,尤其是欧洲本地同学往这个方向努力。

 

不过鉴于BA专业特殊性,很多学生有技术在身,还是会更想从事偏技术性的岗位,后文我们主要也基于这个方向讨论。翻看很多BA项目的课程表,课程都是围绕着几个方面展开的:

 

1)编程:PythonSQLR语言;

2)数学、统计及建模应用:统计学、运筹学、机器学习等;

3)数据知识在实际领域中的应用:digital marketinghealthcare analyticsmachine learning in finance这些。

 

综上,BA学生的最对口的就业方向有两个:一个是数据分析(最合适),一个是数据挖掘(感觉DS方向的同学更合适)。

 

两个概念经常被一起提及,网上也有很多答案尝试区分这两个概念。

 

以笔试的年龄和经验,暂时不敢对两个概念进行定义区分,但结合一些笔试和面试经验,我可以谈谈两个岗位的校招时的侧重方向。

 

6fbb6325781963f39b95cd499f8417db.png

 

当你参加数据分析面试时,你更多时候被问到:留存率如何分析转化率下降了怎么排查投放的广告渠道如何比较等;数据挖掘时,面试官更喜欢问:“GBDT推导神经网络常见的激活函数优缺点等等。

 

数据分析岗一般不希望你有高水准的机器学习建模能力,他们更希望你有业务灵感、善于沟通和报告,如果你有段相关的实习经历,会特别出彩;

 

数据挖掘时,面试官会希望你有代码功底,懂预处理、模型、调参,若有数据建模比赛的名次,会比较有说服力。

 

所以你看,BA所学的是不是正好夹在了两者之间,所以我们是两个都可以做吗?两个都有机会,但是在应届生功能化的国内,比起两手准备,我更建议深耕一个方向。国内的数据类求职供大于求,因此用人标准也是水涨船高了,选好一个方向才最为稳妥。

 

7377e2a35684a3508397c2ade482e8b9.png

 

如果你想回国做数据分析,对于BA学生:

 

1别把数据建模看得太重,尽管我知道很多人觉得Machine Learningfancy的。有一次我在群里问一个同学面经,同学说了一大堆,然后加了一句:反正你别聊建模了,感觉建模是减分项。笑了之余,我觉得这是大实话,因为我自己的面试过程中对此深有感触,确实很多数据分析师,尤其是纯业务方向的,对数据建模蛮有敌意的,也特别警惕自己招来的分析师有跑路去建模的危险。

 

衍生的一个话题,面试时候如果你不知道面试官背景,那么察言观色,别上来就满口神经网络、随机森林了。这是我对数据分析求职者们最最重要的一个建议!

 

2SQL得好好练练。SQL易入门难精通,但找工作并不希望你精通。特别建议:掌握一个SQL的中阶技巧——Window Function。问问自己一列数,找出所有连续3个大于100,只允许一次SELECT,能写出来吗?写不出来,再努力一下吧!

 

3尽量找找实习。相比技术,数据分析更需要懂业务,但业务逻辑太难训练了。我做了很多数据项目,但是很难有一个项目能帮助你回答:留存率如何分析转化率下降了怎么排查,这类问题。一份相关行业的实习能更好的帮你训练业务能力,我秋招认识的业务逻辑比较好的同学,基本都是有相关实习经验的。

 

74eca8c70f7a0b3570f118e3b2f70ff7.png

 

如果你想回国做数据挖掘,对于BA学生:

 

1数据挖掘导论、统计学习方法、Andrew Ng的课,尽量多看看,争取都能写出推导;Kaggle比赛之类的,尽量打出成绩,并且明白自己为什么出成绩了(抱腿摘金夺银可以,但是面试也许露馅)。数据挖掘真是大佬如云,我劝大多BA同学,尤其本科非技术的同学选择数据挖掘前先做好充分的心里准备。毕竟处于技术劣势,就得加倍努力了。

 

2刷刷LeetCode吧!可能你觉得很神奇,我打过多少次kaggle、天池,我从来不自己写算法代码,我也能拿top啊;数据挖掘不都说特征为王么,写算法是不是偏了?说真的,我也不明白,但现实确实是这样。

 

很多公司的数据挖掘其实和算法、机器学习是一个岗,笔试时候也有手撕代码这个环节。我认识好多统计大佬无奈地和我说:我打了那么多天池,推了那么多模型,但是我过不了代码关啊。所以,有志于做模型的同学,LeetCode早点刷起吧,要不然你得躲着考代码的公司投,有时候躲也躲不掉。

 

3真的相信我,你去刷刷LeetCode吧!重要的事情再说一遍,我因为这个后悔了!

 

4真的相信我,你去刷刷LeetCode吧!重要的事情说三遍,我看见太多人因为这个后悔了!

 

fae5647b4c56fd828e57789487bb02d3.png

No.2

BA回国进入的行业、薪资与难度

 

与一些欧美国家的百花齐放不同,国内从事数据行业,机会主要集中在互联网、金融等行业。

 

1互联网:机会最多,建议多关注。尤其是2C+用户量大的公司,比如电商这一类,大量需求数据分析人员。互联网薪资一直非常给力,技术整体而言也是最领先的,因此被大多应届生视为首选,所以竞争压力也十分大。薪资方面,主流公司今年有小幅度的涨薪,数据分析岗大概在20w~30w之间,整体低于开发;数据挖掘会更高,25w向上吧,一般高于开发。

 

2其他科技公司:除了互联网,很多科技相关行业也需求数据方向的人才,比如电信、手机、物流等等。今年部分此类公司动力还是很足的,像我看到深圳的几家公司重金抢人,目测明显是压着互联网大厂给的,总包让人难以拒绝。不过无论如何,这类公司的求职总体难度小于互联网。

 

3金融:银行、券商都有IT类岗位,但金融行业的技术含量还是要好好甄别,最好抓住那些向金融科技转型比较有决心的企业。有一些特定的应用场景十分需求数据分析和挖掘,例如信贷这一块,可以关注下。

 

有信念做金融科技的传统金融公司,基本都跟上互联网的市场价了,另外附带不加班的承诺,试图抢人。从这一点来看,金融公司的筛选面向工资就可以了,如果还是开着8~10k的价格,似乎没什么决心可言,也就再别说未来的进一步科技布局了。

 

4咨询:很多BA学生很关注咨询,可能还是BA来自商学院的同学太多了,莫名的MBB情节。咨询一直喊着拥抱大数据,事实上欧洲那边也发现很多顶尖公司开始成立analytics team了。不过国内就没有那么大力度了,几乎没什么analytics成分,有也是小而精的团队,挖牛人来做;校招主流还是招商业分析师,对,经典意义的strategy consultant

 

值得一提的是,很多初创公司倒是做着很纯粹的数据咨询,真的十分想去咨询做数据,我还是更推荐这类小公司。整体而言,门槛不是特别高,薪资也相对一般。

 

5)传统行业:传统500强们似乎没有太大动作,就算成立数据团队也没有大规模开启校招。印象中,有一些同学投了某著名车企的岗位了,最后offer的待遇也跟上互联网了,但关注这方面的公司还是相对较少。

 

86f15b750acc06ba05c603863679be90.png

 

No.3

BA学生如何规划好自己的时间线

 

按照国内的规矩,如果你某年毕业,标准的选择是前一年的秋天参加校园招聘。具体点,如果你2019年毕业,你应该在2018年的秋天,也就是现在参加秋招。大部分公司写明的毕业时间时间范围会是20191~201912月。

 

不过对BA学生来说,这显然不太现实。因为大多数BA硕士都是一年的,如果毕业前一年求职,那是没入学就求职了,这也能拿到满意的offer,那为什么还要再学一年呢?

 

好在大多数公司对留学生都比较宽容,会把时间扩大到20189~201912月,这意味着BA硕士们可以先毕业后秋招,这样准备时间就很充足了。我也被两家公司卡过毕业时间,不过市面上80%以上的公司都是不卡的。

 

给个参考时间线,如果9月份入学,来年9月份毕业,可以入学第一年的9月份就关注市场动态;来年4月份参加春招试水;来年9月份毕业正式开始秋招拿offer

 

当然,某些项目(比如我们)贴心的留下了7/8月份作为毕业前的实习阶段,这样春招阶段你就可以找一份暑期实习了,做完之后争取转正,或者不转正,暑期实习也可以给履历大幅度添彩。

 

同时,我建议知识累积也与此对应。春招之前,要构建起完整的求职知识体系了,再结合春招的战果查漏补缺。

 

No.4

我是否应该回国

 

有些人一定会回国的,比如我,我恋家、爱吃(还是中国菜好吃啊),同时我坚信国内数据产业发展的很好。有些人一定会留在国外,比如你想获得国外的永久居住权、你看重国外工作的镀金价值,或者是单纯希望在国外体验几年生活。

 

当然,更多同学其实在回国与留国外之间摇摆。对于这部分同学,如果你最终必然选择在国内生活,我严重建议至少关注一下国内的招聘动态,考虑下回国这个选项:

 

1国内的技术氛围和水平已然不弱。如果你终究有一天会回国,那么我对国外工作镀个金的说法持保留态度。如今留学生不再吃香已是事实,那么国外工作几年就吃香的说法我更是没法相信,尤其是HR可能没听过名字的公司。我在回国后有一种感觉,现在国内的技术人员和HR,对海归都没什么偏向了。当然,如果你是在耳熟能详的企业做技术的话(FAG这些),那确实还是很受认可的。

 

2国内的玩法很特殊,尤其是数据分析岗位需求最大的互联网,玩法真的太特殊了。数据分析这类有业务成分的岗位,能否理解这些玩法,换句话说接地气,真的越来越重要。

 

3国内的薪资已经比较可观了。拿我就读的英国而论,假设毕业水准是4w磅左右,折合人民币之后比国内高出的部分,不见得能抵消伦敦昂贵的生活费。可以结合你所在的国家算一算,攒钱效果怎么样,再来做一个判断。

 

当然也要说国内的劣势。应届找数据分析工作已然杀成红海,社招却空间很大。很多人回避国外找工作的困难而回国,但回国校招也不那么简单了,尤其是要考虑到,在国外你可以接受一般的公司,但回国之后很多人心气提高,变成非名企不去。如果国外找到工作,平稳过渡到社招阶段,会是个不错的办法。另外,国内加班,说多了都是泪,生活远没有很多国家自在。

 

cec20f3d5b5c7bb5c6d1ebc14a534634.png

No.5

最后的几句话

 

如今读BA的同学越来越多了,感觉很多同学甚至还没懂BA在学什么,甚至把他当作以后去咨询的好机会(此BA不同彼BA嘛)。

 

同时如今名校开BA也越来越普遍,我还记得的我申请的前一年,UT还是BA的龙头项目、MIT还没有正式招人而是从MSF里转移白鼠、Imperial还是欧陆里罕见的BA项目、US news30里只有USCWUSTL等仅仅几个选择。而短短两年过去了,美国那边多了诸如EmoryDuke等名校,欧亚名校(NUS、港三校、ESADEBA项目都随处可见。另外,北大也开BA了。

 

BA人数越来越多,选择越来越多,直接导致BA不容易学BA更难的局面,以至于除非你拿了MITCMU,否则一般的名校完全没有高枕无忧的资本。

 

当你回国求职,最先直面的就是各地区求学归来的BA硕士,当然还要考虑那么多BA专业的国内竞争者。所以,努力吧,真的可以说申请是留学中最简单的一步了。

 

我还是像两年前一样热爱BA,也很珍视我这几年从关注、到申请、再到学习、最后到就业的旅程。

 

希望看到这篇文章,并和我有类似规划的同学能够有所借鉴,开开心心地学自己喜欢的东西,并有所收获。

 

 

@ 知乎 · oskird

原文链接:https://zhuanlan.zhihu.com/p/45926181

想看更多干货/文章,请关注知乎@雨欣学姐 https://www.zhihu.com/people/oskird